中新网北京新闻12月23日电 (陈杭)北京市建立了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的长效机制,2018年以来分五批向社会公开推介377个、总投资超5000亿元的项目,进一步为民间投资创造平等竞争环境。
这是记者从22日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了解到的。
北京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、新闻发言人戴颖介绍,北京营商环境实现加速优化升级,市场准入更加平等开放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北京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,围绕企业在设立、建设项目审批、融资信贷、科技创新、退出市场等全生命周期,逐个事项分析、逐个环节简化、逐项费用压减,为企业创造国际领先的发展条件。
积极扩大民间投资一直是稳定有效投资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。
今年疫情以来,北京市先后推出了2批、195个、总投资2200余亿元的项目,为民营企业顶住疫情冲击、平稳健康发展打开更大空间。
今年1-11月,北京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.9%、高于全国9.7个百分点,占北京市投资比重33.3%,比2019年提高了2.7个百分点。
同时,北京市推行“证照分离”改革全覆盖,按照取消审批、审批改备案、审批改告知承诺、简化审批等方式,大力推进313项“证照分离”改革。
北京市今年推广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,申请人承诺符合设立条件的,登记部门仅进行形式审查、即时通过,审批效率再提高60%,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营业执照申领。
据介绍,截至11月底,采取告知承诺方式办理登记66.7万户,从提交申请到获取电子营业执照平均用时30分钟。
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,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,也成为了北京发展的新名片。(完)
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版权所有::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
主办单位: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 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邮编:100037
信箱: beijing@chinanews.com.cn 技术支持:中国新闻社网络中心